山东中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服务热线:0538-5015968
TEL:0538-5015968 Email:1159194206@qq.com

绿水青山映初心,法治利器护家园

21 新闻资讯

红嘴鸥在曾经过度放牧的赛里木湖湖畔翱翔,630多种植物在此“安居”,这片“纯净之蓝”的背后,是一场场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的胜利。

天山脚下,赛里木湖的变迁见证着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曾经过度放牧、水土流失,生态系统持续退化,而如今,通过拆违建、禁放牧、迁牲畜等“减法”和修复环湖植被、修建生态护岸等“加法”,这片湖泊重现生机。

放眼全国,从北京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下降15.0%,到宁夏全面打响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一系列数据和发展成果表明,中国正以坚定的决心和行动,书写绿水青山的新篇章。

01 地方行动:污染防治攻坚的号角
十月的中原大地,新郑市委书记马宏伟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他强调,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调研中,马宏伟不仅查看了空气质量监测站,还实地走访了轩辕湖、十七里河、双湖大道等地段,重点关注地下管网排查进展和特殊天气管理措施。

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却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几乎在同一时间,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推进美丽北京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情况。

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主持会议并指出,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尽最大努力巩固和改善空气污染治理成效”。

北京的数据令人鼓舞:今年1-9月,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0%;优良天数达226天,同比增加18天。

这背后是北京深入实施的“0.1微克”攻坚行动,通过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三重措施,深挖减排潜力。

在西北地区,宁夏打响了2025年至2026年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旨在通过15项重点任务,“减少污染天、增加优良天、严防重污染天”。

这些地方行动,体现了各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也展示了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全面性和精细化。

02 生态转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赛里木湖的变迁是中国生态转型的缩影。从曾经的过度放牧、水土流失,到如今红嘴鸥等140多种动物和630多种植物在此“安居”,这片湖泊的“纯净之蓝”见证了生态治理的成效。

生态旅游的兴起让当地牧民尝到了绿色发展的甜头。

牧民俄热扎·托留别克经营小店,其丈夫参与马队运营,收入远超放牧,“放下牧羊鞭,吃起旅游饭”成为现实。

今年以来,赛里木湖景区接待游客突破700万人次,一片湖成了“金山银山”。

可持续的生态治理,关键在于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北京,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北京市加快重点领域碳排放控制,深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

市民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570余万人注册参与MaaS平台碳普惠低碳出行,累计产生碳减排量逾46万吨。

秦山核电联合地方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推进完成浙江零碳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与海盐某公司正式签订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协议,标志着核能供热领域首单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正式落地。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提供了新途径,更探索了“零碳热能”的资产化路径。

03 法治保障:环境治理的坚实后盾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现实中,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私利,以“改良土壤”“项目建设”等合法名义为掩护,行垃圾倾倒、堆放废弃物之实。

有的偷排污水污染水源,威胁群众健康、影响生产生活秩序。

唯有高悬法治利剑,坚持严惩立场,才能让制度落实到位、进一步筑牢绿水青山的屏障。

最高人民法院披露的一起典型案例中,瞿某等人为牟取私利,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取土并销售,导致29.4亩耕地地形地貌改变,生产功能丧失。

法院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判处其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还同步推进“受伤农田”的生态修复。

此案的意义不仅在于让环境资源破坏者受到惩戒,更诠释了“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和“谁破坏、谁修复”的司法理念。

实践中,各地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回应群众的民生关切,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问题。

司法机关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手段惩治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实行“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惩治和警示。

04 全国视野: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
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已从局部治理扩展到全国范围内的系统推进。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当前,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全面启动,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等加力提速。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发力,完成了先行区建设行动方案的编制。

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

经国务院批准,“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

大会以“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为核心主题,汇聚全球智慧力量,共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从地方实践到国家战略,从国内治理到全球参与,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正在全面推进。

宁夏的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已经打响,聚焦15项重点任务,织密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控网”。

而在赛里木湖畔,那片曾经的牧场如今游人如织,牧民俄热扎·托留别克经营着小店,她的丈夫参与马队运营,家庭收入远超放牧时节。

“放下牧羊鞭,吃起旅游饭”——这句朴实的话语,折射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生动现实。

大江南北,一幅幅生态与发展的共赢画卷正在缓缓铺展。